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宋应星是民族脊梁,《天工开物》为何被吹嘘成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是非常有骨气的人,在清朝统治下的时间就十来年,在南明退出江西以前,就已经隐居深山了。而且当年清朝对于南方偏远一点的没认真管理,宋应星弟兄当年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是非常有骨气的人,在清朝统治下的时间就十来年,在南明退出江西以前,就已经隐居深山了。而且当年清朝对于南方偏远一点的没认真管理,宋应星弟兄当年就是支持南明抗清的人物,哥哥也被清军杀死,自己隐居深山十余年不出。

不管《天工开物》号称什么“明朝第一工程百科全书”,事实情况是,明中叶以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在西方兴起,在机械设计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已明显突破传统,从而使中国传统机械工程技术相形见绌。而《天工开物》里面创新并不多,元初忽必烈下令编《农桑辑要》,里面农具直到明末都没有什么改进。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著,他记录了很多明代的工艺技术。这本书只是记录,作者不是科学家,中国人当时不重视,是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是技术。科学本来就不是中国词语,何来科学,科学是西方的认知体系,叫科学,中国的就不叫科学,可是他们往往在科学后面加一个技术。宋应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统计,然后把它整理出来了,但是他也没说怎么样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怎么样可以提高铁,铜冶炼技术和产值,而且就那个时期这样的书只能是茶余饭后消遣时间用的,读的都是八股文,四书五经什么,以考取功名为荣。

中国古代的科技基本是实用技能,在当时的确是执牛耳者。但由于受儒学中庸浸润而缺乏更深的探索精神,不会更多的去问为什么。就像牛顿见树上掉下个苹果会去探究出万有引力,而智慧的国人却只会吟出忽如一夜秋风紧,一粒果红掉下来的类似诗句。所以近代科技发生在西方是必然的,而近现代我们挨打也是必然的。所以如何反思很重要,国人不笨,只要我们指导思想对路,赶上和超过西方都有可能,但需要汗水和时间。

以宋应星的才能,却宁愿落魄一生,可敬可叹。真是明末一道光,应星这名字气的好。总是这样的人让后人感慨,原来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有民族脊梁的。像颜真卿一样满门忠烈,慨然赴死,所以我就很能体会古人那种舍身取义的精神,明白家国大义在贤人心中有多重。

书中记载的这些技术对西方来说是伟大的,而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劳动者熟练掌握的技术,算不上什么科学巨作,就算没有这本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样生产劳作,有了这本书欧洲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冶金炼铁技术奠定了西方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基础,当时西方只有锻造技术。

《天工开物》这就是一本记录原来中国有的东西,应该说是一本统计学作品,宋应星统计了中国有史以来所有的产业生产过程和技艺,这个和科学技术没有关系。此书不过是如实记录当时中国的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时的熟练掌握的技术工艺流程,为什么现在被冠上科技“神书”,无非就是西方国家对这本书无限赞美。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很多技术落后与中国,这本书对于欧洲的社会生产尤其是农业带去了质变。而一些即没有看过又不懂技术的无知者,只是依据西方人说的说法,就把它描述成了同样可以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神书”,更可笑可悲的是将其说成了满清时期的禁书,是满清落后的佐证大书特书。

文章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网址: http://www.zgmykx.cn/zonghexinwen/2022/0914/849.html



上一篇:深信院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立项
下一篇:直播预告:科学减盐,健康相伴

中国麻业科学投稿 | 中国麻业科学编辑部| 中国麻业科学版面费 | 中国麻业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麻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麻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