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名单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主办方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及国家和本市评比表彰管理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决定今年起将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评选更名为上海市大

据主办方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及国家和本市评比表彰管理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决定今年起将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评选更名为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本活动自1995年开展以来,今年已是第十四届。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科普工作重视度和参与度的不断提升,为更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本届开始由每两年开展一次改为每年开展一次;除了每届评出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不超过5人之外,还特设评选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不超过5人。

在当选的5位杰出人物中,有深耕科普工作近40年,年近八旬仍坚持每月至少作2场科普报告的褚君浩院士,他还积极参与国内各类品牌科普节目录制,在哔哩哔哩等多家主流新媒体科普平台建立个人账号,被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作为上海科普事业的标志性人物,他引领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有从上海天文台退休后,出于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科学传播的兴趣和责任,身体力行,几乎利用自己全部时间积极组织科创实践活动,坚持在一线提供科学传播服务的杨志根。有在肺癌科普领域倾注大量的心血,创作科普文章及动画视频的赵晓刚,由他创作的肺癌科普诗歌成为网红,他组织举办的以“向肺癌宣战,你赢得了么?”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活动等有口皆碑。有作为青年科学家投身元科普的代表人物姜雪峰,他善于在科普中融入有趣的故事,将科普创作融入生活。基于自身科研领域,他传播绿色合成化学以及分子多样性合成专业的前瞻性知识,增强公众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消除对化学的某些偏见。有数年如一日坚持撰写心血管科普书籍、制作科普图文和视频的程蕾蕾,她擅长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真实病例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艺术创作短视频,无缝嵌合民众亟待了解却又经常容易忽视的心血管科普知识。她的《说句心里话》已成为国内心血管科普知名品牌。

该选树活动主要为鼓励和宣传在上海科学普及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推动上海科普事业发展,促进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本届选树自6月初正式启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被推荐者中既有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各大医院的骨干医生,也有热爱科普的资深媒体人以及投身于公益科普活动的企业管理者。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选树来自科技企业的申报人数有了显著提升,也从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社会组织正积极地参与到公益科普事业中来。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名单揭晓,分别授予褚君浩等5位同志“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称号,傅昇岽等5位同志“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称号。

图说: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

本次当选的5位新锐人物中,有自2012年起先后作为核心主创与主持人参与《科学魔方》《FM十万个为什么》等多档高热度科学类专题节目落地与播出的傅昇岽。有出版原创科普著作、译著30部的刘夙,他自2007年始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科普讲座活动,建立“多识植物百科”网站,通过在线百科这一互联网媒体方式传播植物学文化知识,在生物学文化的传播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不断研究健康科普栏目的大众需求和传播方式的汤康敏,她自2014年始在知名医学科普类栏目中担任嘉宾主持、科普顾问等,8年来累计参与录制近200期节目,创立并带领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基层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有从事儿童药学服务10余年,以药品安全为己任,通过公众号、喜马拉雅等多种渠道进行科普,组织开展健康活动、合理用药宣教科普,为儿童用药安全保驾护航,被亲切称为药学界的“志玲姐姐”的李志玲。有作为波克首席技术官的李晶,他建立科普队伍,带领公司研发团队探索“游戏+科普”的多种可能,寓教于乐,链接医疗、健康、教育多领域的跨界合作。

为了科普事业后续有人,特别是加大对年轻人热心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力度,本届选树活动还特设评选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不超过5人,新锐人物年龄须不超过40周岁。

文章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网址: http://www.zgmykx.cn/zonghexinwen/2022/0918/851.html



上一篇:直播预告:科学减盐,健康相伴
下一篇: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沿滩区开展院地合作做

中国麻业科学投稿 | 中国麻业科学编辑部| 中国麻业科学版面费 | 中国麻业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麻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麻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