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大科学装置衍生一批高端成果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被称作“前沿科研的眼睛”,我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服务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前沿科研领域。 “我国‘人造

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被称作“前沿科研的眼睛”,我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服务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前沿科研领域。

“我国‘人造太阳'的高功率稳态运行时间国际领先,因此我们的太赫兹光学技术起点就在国际前沿。”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成功研制了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系统、太赫兹数字CT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拿到首批市场订单。“主动式太赫兹光成像安检设备为国内首创,是基于太赫兹核心波段激光源进行主动成像,用精准‘画像'的方式,判断安检现场是否存在违禁物品,最高精度可达1毫米,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首款主动源太赫兹在安检领域的应用。”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太赫兹医疗、太赫兹生物医学影像、太赫兹检测、太赫兹通信等领域积极拓展太赫兹技术应用场景,开发研制多款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加速科技成果就地应用,让太赫兹产业在合肥开花结果。

随着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位于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正加速催生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人造太阳”衍生质子治疗系统与“透视眼”

目前,合肥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规划约20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大科学装置的“沿途下蛋”机制也逐步形成。“大科学装置是先进技术的工程集成,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工程可实施性,产业化落地有望产生引领市场的产品。”9月17日,在全国“双创周”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产业峰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李良彬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来源:中安在线】

据了解,在9月17日举行的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产业峰会上,激光扫描式眼底相机、曲率玻璃智能生成线、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部件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同时线上发布59项转化交易成功项目,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82.2亿元。

“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投入运行以来,已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复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国内外170多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介绍,研发装置衍生的成果和依托装置研究产生的多项成果,如组合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国家Ⅰ类抗癌创新靶向药物等,已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对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在磁场下可以清晰地确认其结构。2015年,刘青松团队创立了合肥中科普瑞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文超介绍,公司运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累计为4000多位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服务,为200多家企业研制新药提供评价筛选服务。

“高分子加工是一个多外场、远离平衡条件下多尺度结构快速演化的过程,同步辐射光源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清楚。”李良彬说,他们还孵化成立了安徽皖维先进功能膜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偏光膜产品已进入新型显示终端市场。

2019年8月,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装置上的高精度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成立了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强磁场助力研发抗癌药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如何实现上亿摄氏度点火和等离子体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同时实现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长时间维持尤为困难,这需要将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与零下269摄氏度超导磁体、高热负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动态精密控制等多项极端条件同时高度集成和有机结合,难度和挑战非常大。”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介绍,目前科研人员已把“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汇聚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上,并已据此衍生出多项可用的技术。例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运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建设运行中的超导、磁体、低温、电源等衍生技术,成功研制出当今国际先进的新型治疗肿瘤方法--全球最紧凑的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患者只需躺在治疗室接受质子射线照射,即可精准“狙击”癌细胞,且治疗费用大幅降低。

文章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网址: http://www.zgmykx.cn/zonghexinwen/2022/0927/860.html



上一篇:科学家从月壤里“挖”出了这些宝
下一篇: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麻业科学投稿 | 中国麻业科学编辑部| 中国麻业科学版面费 | 中国麻业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麻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麻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